关于人脉的三大误解,你也中招了吗?

2019年10月26日19:59:48 发表评论 792 views

职场上,论重要性,与人相处=务实做事。

如何赢得他人的信赖和支持,和做好本职工作比起来,不分伯仲。

实话说,我年轻时和如今很多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有着一样的想法,不屑于在职场“搞关系”,感觉这种事情非常low。

虽然,先做事再做人,倒也不是不行。

但如果年近三十依旧抱着这样的想法,只埋头做事,不善于建立人脉,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会是很严重的打击。

想弄明白什么是人脉、如何积累人脉,首先你得走出这三大关于“人脉”的误解......

关于人脉的三大误解,你也中招了吗?

一、你认识的人=你的人脉?

其实,你认识的人再牛再多,只要你用不上,都不是人脉。

很多职场人以微信加过哪个投资人,或者哪位公司高管为荣。

但是,事实上,你除了过年给人群发一条消息,可能再也没有其他机会和你心目中的高人细聊,更别说在高人心目中留下一个好印象了。

甚至还有一些搜索课程,教普通职场人如何加到大咖的微信,我看完还是很无语的。

这种在我看来都是无效人脉。

所谓人脉,是在你需要的时候,你能够用起来的人际关系。

如果没法用到,甚至对方都不记得你,那就别自以为结交了人脉了。

很多小伙伴经常线上线下看到一位牛人,立马会想:这个人很厉害,我要把他纳入我的人脉圈。

这种想法大概率会失败的。

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,我每天能够收到的加微信邀约和线下见面邀约起码有一次。

但是我没有精力去见一下我不认识的人,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见这些人,他们很热情,但对不起我真的没兴趣。

  • 案例一

得到创始人罗振宇讲过这样一个故事。

有一个年轻人,在他罗辑思维的公众号下,说买手机差1000多块钱,请罗振宇帮忙,反正罗振宇不差钱。

罗振宇自然没有搭理他。

还有一个年轻人,在自己的微博上,每天把罗辑思维公众号上的语音,转换成文字,还加上自己的点评,坚持做了一年多。

虽然他从来没有联系过罗振宇,但有人把他的微博推送给了罗振宇。

罗振宇看完他的微博后特意去找到这个大学生,加了微信想要了解他。

就这样这个大学生反向链接到他一直想要接触的牛人。 

  • 案例二

善于自我营销的Doris,和我讲过自己的一个故事。

她在美国参加一场中国留学生的活动,当晚的晚会上有一个重头人物,一位在当地很有影响力的哈佛学长,大家都抢着上去和他认识。

Doris一看,人太多,自己就算是自我介绍,对方也留不下任何印象,怎么办?

她反其道而行之,找到机会上前自我介绍的时候,直接对学长说:

这个活动很棒,但是在宣传方面做得很糟糕,还在用最传统的Email方式邀请大家参与。
我在中国和美国都有丰富的营销工作经验,也很善于社交媒体营销。
如果您不介意,我可以为您设计一套新的宣传方案。

就这几段话,就让学长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随后她帮助学长重新梳理了活动的宣传计划,成为这个中国留学生组织的董事会成员。

这两个案例说明,人脉必须符合几个条件:

  • 对方了解你,起码知道你的几个核心标签

  • 对方愿意帮助你,或者愿意把好的机会提供给你

实现这两点,有一个重要的前提,你们能够为你的人脉做些什么?

人脉和朋友不同。

朋友是有情感联系的,当有啥好事情的时候,朋友会第一时间想到你,但是人脉不会,人脉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。

人脉会想到你的原因,是你能把这件事做得很好(符合他对你的标签认知),或者是你曾经帮助过他,他希望能够有所回报。

历史上的今天:


欢迎来到菜鸟头头的个人博客
本文章百度已收录,若发现本站有任何侵犯您利益的内容,请及时邮件或留言联系,我会第一时间删除所有相关内容。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